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

風味大不同:日式咖喱

日本的飲食,都融合了不同地區的文化,例如中國的麵食形成今天的拉麵;而在日本能與拉麵分庭抗儷的,咖喱絕對能佔一席位。


咖喱的起源

與拉麵一樣,咖喱是從外地傳入繼而改良,至於「咖喱」的發源地眾說紛紜,但大眾也接受是印度最原始的咖喱生成地。以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的醃料,用以避免食物變壞,這是「咖喱」的最初功用;後來為了適應印度炎熱天氣,咖喱的辛辣能增加食欲,同時能辟去肉類的腥味或羶味(如羊肉),這是咖喱以後被發掘的優點,而這些味道上的突破,成為現時東南亞咖喱主要的特色。



飲食文化不斷磨合交流,日本接觸到「咖喱」的時候,已經是被「歐化」的產物了。所謂「歐化」,是指歐洲(大概是指英國和法國)的煮食文化,將「咖喱」改良成汁醬、味道比印度咖喱較易入口。這種帶辣的醬料,到了日本,沿用法國「麵糊」開成的較濃質感,藉此開啟了「日式咖喱」之門。


日式咖喱的特點

除了上文說的「濃稠」特質以外,甜是日式咖喱的另一特色。日本飲食文化中「甜食」佔著重要位置,相對於亞洲等地,甜於日本菜是一大重要的味道,因此原先的印度咖喱甚至歐化咖喱,辣度還是較為強烈。日式咖喱的材料以大量蔬菜作配料,如洋蔥、甘筍、蒜這類帶有甜味的蔬果,當中以加入水果為一大特色,蘋果和蕃茄是最普遍的材料。日本人想到加入天然的果糖於咖喱,藉以減低辣度之餘還帶有恰度好處的甜味。自此這種帶甜的口味大受歡迎,也使咖喱於日本有另一發展。

味道做好了,其次是打入市場。咖喱的濃稠度,適合用作醬料烹調豬、牛、海鮮這類日本常吃肉類,同時甜而微辣的味道,更可用來佐飯、各麵食(如掛麵)中。用途多元化也是咖喱成為日本其中主要食材的原因。


咖喱在日本的發展

於日本的北海道,更將咖喱改造成地道風味的「湯咖喱」,這種以咖喱作為湯底的做法源於札幌。由於不加入「麵粉」和利用大量水份製成,令質感較稀,當作一般麵食的「湯底」,但其他材料與日式咖喱並無太大分別。

咖喱的普及化,還歸功於各大的食品公司,將咖喱簡便化,推出「咖喱磚」、「即食咖喱」、「咖喱粉」(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咖喱粉,日式咖喱粉顆粒較大)等,並因應口味的改變調整辣度,大致分成「甘口」(較甜)、「中辛」(微辣)和「辛口」(較辣)三種程度。讓咖喱更「入屋」,成為家家戶戶的主要食糧。

簡易日式咖喱豚肉飯: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brWqi3v75M&feature=fvst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XbPCLwzMH0&feature=related






1 則留言: